服務熱線
021-56633982
021-66287771
021-56908228
2021年首個工作日,作為“十四五”開局的首場活動,上海市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正式啟動。
除了主會場,當天的儀式還有7個區分會場同步啟動,全市總共64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,總投資超過2700億元。
本次開工的重大項目,是上海市“十四五”開局啟動的首批重大項目,包括了重大產業和科創項目52個,涵蓋集成電路、生物醫藥、人工智能、在線新經濟、航空航天、新材料、高端裝備和金融、貿易等多個領域;基礎設施、租賃住房等重大項目12個,涉及楊高路改建工程、海濱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等重要民生工程。
其中,約三分之二項目在2020年3月31日的上海市重大產業集中簽約活動上簽約,實現了當年簽約、當年落地、當年開工。
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下,該批項目是上海推進重點產業率先起步成勢的主動起跑,將為上海“十四五”開局起步注入強大動力。
高質量項目驅動
疫情大考之下,上海經濟呈現出足夠韌性。
2020年1~11月,上海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.7%,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5.2%。工業投資中,1-11月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9.3%,連續12個季度33個月保持兩位數增幅。上海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從4月份開始,已連續8個月實現月度正增長。
近年來,上海以集成電路、生物醫藥、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為“先鋒隊”加快發展創新型產業,推動產業從“跟跑”向“并跑”、“領跑”邁進。在這個過程中,高質量項目是核心驅動力。
其中,集成電路圍繞高端芯片、關鍵器件、先進和特色制造工藝、核心裝備和材料等領域,突破一批“卡脖子”技術。
此次開工的新昇半導體二期項目,就將建設30萬片集成電路用300mm高端硅片研發與制造生產線,有望進一步形成國產大硅片的產能規模效應。
在2020年期間,上海積塔半導體有限公司(下稱“積塔半導體”)位于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特色工藝生產線項目建成投產,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順利組建,電子化學品專區也完成規劃建設和運營。
生物醫藥則聚焦創新藥物及高端制劑、高端醫療器械、產業鏈關鍵環節、產業服務新模式等重點領域,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。
此次上海醫藥集團在浦東新區投資75億元(不含土地費用),將建設生物醫藥創新孵化服務及產業化平臺,打造創新孵化公共服務平臺以及抗體產業化平臺,助力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。
作為中國最大的藥品和醫療器械進口服務商,上海醫藥集團大力推進生物醫藥和新冠疫苗研發重大項目的建設。最新開工的生物醫藥創新孵化服務及產業化平臺項目,占地面積約15 萬平米,將聚焦抗體與疫苗、細胞治療、基因治療三大方向。
人工智能圍繞基礎理論、算法、算力、數據、應用技術等環節加快攻關突破,在制造、醫療、教育、交通、城市管理、工業制造等領域加強場景應用。
目前,微軟、商湯、依圖、明略、達闥、平頭哥等一批產業鏈企業已在上海集聚發展,華為生態創新中心、壁仞科技、百度飛槳等36個重點項目簽約落戶。
傳統產業加快數字化
為了加快疫情后經濟復蘇,上海積極擴大有效投資。上海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一季度下降9.3%,迅速回升至增長10.7%。
2020年以來,上海以“新基建”為經濟轉型“賦能”,全面加快數字新基建推進步伐:建成全國“雙千兆第一城”,持續推動一批“5G+AI+工業互聯網平臺”標桿建設。首批綠色高端數據中心啟動建設,數據中心總體機架數達到13萬架,部署新型城域物聯專網智能傳感終端60多萬個,累計建設5G室外基站超3.2萬個、室內小站超5.1萬個,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,實現5G網絡中心城區和郊區重點區域室外連續覆蓋。智能制造、健康醫療、智慧教育等10大領域逾400個5G應用項目加快推進。
與此同時,傳統產業正不斷加快數字化轉型,加速催生產業新模式新熱點,孕育新動能。
2020年7月,上海發布“工賦上海”行動計劃,汽車、鋼鐵、化工、船舶等加快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轉型,9月,上海多部門聯合發布100+智能工廠行動方案,3年內將在高端裝備、汽車、電子信息、航空航天等領域推進100家智能工廠建設。汽車行業率先加快向智能化、電動化轉型,特斯拉超級工廠15萬輛純電動車產能規模建成達產,大眾全球首個MEB工廠30萬輛純電動車產能規模建成投產,全市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突破40萬輛,位居全球城市推廣量前列。
作為船舶業加快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轉型的標志性工程,此次開工的中國船舶長興造船基地二期工程,標志著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中華造船(集團)有限公司整體搬遷項目(滬東中華新廠區)建設全面啟動。
滬東中華新廠區選址位于上海長興島南岸沿線,整體建設面積431.8公頃,總投資180億元。第一階段計劃投資80億元,將形成年建造6艘特種船的生產能力,計劃于2023年底建成。
滬東中華造船(集團)有限公司(下稱“滬東中華”)總經理陳軍在現場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原來的老廠區在黃浦江里,水面寬度對建造大船有一定的限制。新廠區搬到長江口后,將為今后建造更大的艦船帶來利好。
“這是自動化程度較高的船廠,老廠區共有1萬多員工,新廠區只會保留五分之二的員工,效率提高了2~3倍,產能卻不降反升。”陳軍說,這也是公司轉型升級的契機,通過信息化、智能化、自動化的改善,該項目將為整個造船業的全面提升助力。而新廠區將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單體船廠之一,從而引領中國船舶行業往現代化的造船方向邁進一步。
總投資達35億元的中國石化上海石化“2.4萬噸/年原絲、1.2萬噸/年48K大絲束碳纖維”項目,也是當天集中開工的重大產業項目之一。該項目計劃于2024年全部完成,項目投產后,將一舉改變我國大絲束碳纖維全部依賴進口、長期供不應求的局面,有力推動國產碳纖維產業發展,助力中國制造。
在碳纖維行業內,通常將每束碳纖維根數大于48000根(下稱“48K”)的稱為大絲束碳纖維。目前,國內每束碳纖維基本處于1000根~12000根之間,稱為小絲束。48K大絲束的最大優勢,是在相同的生產條件下,可大幅度提高碳纖維單線產能和質量性能,并實現生產低成本化,從而打破碳纖維高昂價格帶來的應用局限。
碳纖維技術有著森嚴的技術壁壘,迄今為止也只有日本、美國等少數發達國家擁有并掌握。作為國內第一家率先突破48K大絲束碳纖維產業化技術的企業,此次項目上馬,標志著中國石化上海石化大絲束碳纖維已從研發試產、產業化,走上了規模化生產之路。
來源:第一財經|百家號
本文轉載于網絡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,我們定會配合刪除;我公司專業生產一體化預制泵站,磁力泵,塑料泵,離心泵,排污泵,潛水泵,化工泵,油泵,隔膜泵等。